《天鵝湖》1《天鵝湖》2
  中新網北京12月18日電 2014年1月10日-12日,俄羅斯基輔大劇院攜經典芭蕾舞劇《天鵝湖》再度訪華,登陸國家大劇院。
  “芭蕾” 最初僅代表跳舞,只是作為一種面對公眾的舞蹈表演,並沒有提出故事及戲劇情節。十七世紀,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極大地促進了芭蕾的發展,但芭蕾在這一時期仍被認為形式大於內容十九世紀“浪漫派”芭蕾興起,《仙女》、《吉賽爾》、《葛蓓莉婭》等一批內容與形式並存的劇目誕生,標志著芭蕾的成熟,其特點是輕盈飄逸,女性角色的服裝多為過膝紗裙,舞鞋為硬質舞鞋,便於舞者跐立。
  十九世紀後期,浪漫派芭蕾開始衰落,芭蕾舞的發展中心移向俄國,發展成為古典派芭蕾。在舞臺風格上,古典派芭蕾的女性舞者著白色短紗裙,露出雙腿,頭髮盤起,突出頸部。不同於浪漫派的夢幻飄逸,古典派芭蕾更強調舞姿的端莊優雅,如同古希腊雕塑。古典派芭蕾的代表劇目有《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三部芭蕾舞劇均由音樂大師柴科夫斯基作曲,因此無論是表演還是音樂都達到了登峰造及的水平,成為時至今日演出頻率最高的劇目。《天鵝湖》更被譽為是世界芭蕾藝術史上的璀璨明珠,1895年於俄羅斯聖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首演,時經世紀之驗證,已成為衡量一個芭蕾舞團藝術水準的試金石。
  芭蕾舞儼然已成為最能代表前蘇聯的表演藝術形式,全面繼承古典芭蕾傳統的基輔大劇院更日益彰顯著其為“芭蕾發展”重要推手的作用。基輔大劇院由歌劇團、芭蕾舞團、交響樂團、合唱團等部分組成,與莫斯科大劇院、馬林斯基劇院並駕齊驅,是優秀藝術家的搖籃,許多莫斯科大劇院、聖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及歐洲舞臺上的主要演員都是從這裡邁出第一步。劇院於1867年創建芭蕾舞團,在著名編舞家謝爾蓋•謝爾古耶夫及瓦克唐•甫倫斯基的帶領下登上了藝術高峰,從芭蕾戲劇美學的角度解構芭蕾舞,致力於古典芭蕾的推廣與發展,一方面保持對“形體語言、舞蹈技能、人物刻畫”的對於芭蕾舞原初的探究與實踐,另一方面深耕傳統古典芭蕾之典雅的獨特魅力。  (原標題:基輔大劇院攜芭蕾舞劇《天鵝湖》再度訪華巡演(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z19ezqvk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